村官要闻
聚焦三农
开网店卖水果、帮村民修电器、陪老人聊天谈心、帮忙采购生活用品……姜利红在村里打着十几份“工”,有着各种头衔,是村民的“万能补丁”。【详情】
和许多村庄一样,大司马村的年轻人多在外打拼,留守老人如何吃好饭成了村里的民生问题。宋金慧担任村委会文书不久,就接下了这个重任——办好老年食堂,让老人们舒心地吃上热乎饭。【详情】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深入贵州、云南、海南三省的多家非遗工坊,看传承千百年的非遗是如何再次热火朝天,这些可爱的年轻人又是如何通过非遗成就自我、成就乡村的。【详情】
近年来,榆树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抓手,把发展庭院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一户庭院就是一处风景,家家户户便串起了和美乡村。【详情】
老屋空置、劳动力外流、缺乏产业基础是乡村发展的几大痛点,如何让乡村资源“活”起来、人才引进来、“造血”能力强起来成为各地乡村振兴过程中持续探索的问题。【详情】
无需踏出家门,便能通过手机参与基层治理,还能远程掌握村庄卫生情况,这样的场景您曾想象过吗?这正是天津市静海区大丰堆镇后明庄村在引入智慧乡村平台后的日常写照。【详情】
这些特点不一、亮点不同的“网红村”,在旅游开发中都曾面临不同的挑战,它们是如何探索新解法、走出适合自己的旅游发展之路的?【详情】
近日,天津市西青区举办“来西青·创青‘村’”高校青年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以青春力量赋能城乡协同发展新格局。【详情】
宋怡然毕业于长春财经学院,2024年,她响应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号召,与其他8名来自全国多地的大学毕业生一起来到了东阿拉村。【详情】
一村富了不算富。在“大横港”片区组团框架下,横港村携手武长、北鹤等9村,打破“单打独斗”模式,构建差异化发展格局。【详情】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在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举办乡村治理人才(街道骨干)培训班。【详情】
关店村党支部书记李绪强说:“就靠一朵朵小香菇,去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破百万元!”然而,难以想象的是,就在几年前,村子还负债4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详情】
游客穿梭林间采摘,果农忙着装篮发货。欢声笑语中,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详情】
发力短视频帮农产品走出大山,弘扬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科学种植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广大青年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详情】
从“两眼一抹黑”到“种植蔬果13种,带动近百名退捕渔民就业”,涂继广不仅成功转产,还把合作社办得风生水起。【详情】
如何在保护洞庭湖水质的同时,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详情】
进入5月,辽宁各地春耕正忙,黑土地里科技频频上新,玉米播种效率翻倍,水稻育秧日供千亩,智能农机与农田数字管家接力赛跑,绘就出科技春耕新图景。【详情】
艺术写生不仅为古村落带来了人气,更激活了乡村经济。村民们将闲置房屋改造成特色民宿,开办农家乐,销售土特产,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详情】
在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杨家湾村,赵小雷的名字就像村口那片绿油油的萝卜地,家喻户晓。【详情】
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与当地的青年朋友们围坐一圈,热情洋溢地分享着自己的创业奋斗经历和农业技术知识,以“露一手,帮一手”的方式为石楼乡村发展添了一把“青春火”。【详情】
从田间地头的“泥腿子干部”到直播间里的“网红主播”,近段时间在互联网短视频平台,村支书的职业角色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跨界蜕变。【详情】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扎根基层,用知识反哺乡土,为农村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详情】
组织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开展百所高校人社厅局长结对帮扶活动,定点联系、定向服务。【详情】
十年磨一剑,依靠以黄瓜种植为代表的多元富民产业,新坪村从昔日的“穷苦村”蜕变为今天的“花儿新村”。【详情】
当前,商城县油茶产业正书写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答卷。正如“花果同枝”的油茶树,乡村振兴的梦想在此生根、开花、结果【详情】
菠萝特色小镇不仅给游客带来新奇、舒适的游玩体验,更是让职工群众有了满满的获得感。【详情】
在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恒雨谷木家庭农场里,一场绿色变革正在重塑这片土地的农业生态。得益于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的“绿肥+”水果生产技术,曾经饱受土壤贫瘠、杂草肆虐困扰的果园,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详情】
2017年,随着农垦改革的深入推进,政企分离、社企分开成为大势所趋,农垦移交办社会职能,“轻装上阵”。【详情】
近年来,一股“咖啡下乡潮”正重构着乡村振兴的活力版图,这场由中青年人主导的下乡潮,不仅是青年创业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更展现了我国乡村的新面貌和新动能。【详情】
近年来,山西省河曲县积极挖掘回引河曲籍在外人才资源,实施“引雁工程”,通过情感吸引、政策扶持、搭建平台、优化服务,推动人才回故乡、建家乡,带动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乡。【详情】
自2022年平谷区开展“博士农场”创建工作以来,已有117个“博士农场”项目落地平谷区,吸引了13位院士和411位博士的参与。【详情】
自打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傅廷栋在为他们授课时提到板蓝根青菜,一场从“听课笔记”到“田间实践”的产业变革便开始上演。【详情】
近日,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以认领“一座房、一片园”的创新举措,盘活了“休眠”资产,实现了“屋”尽其用。【详情】
位于河南省中部的汝南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农机总动力达156万千瓦。近日,当地分批组织农机手参加跨区作业,相关工作预计持续到5月中旬。【详情】
精细到田间地头的积温带划分、土壤湿度地温预报、农业灾害预警等一系列农民口中的“气象高科技”,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新质生产力【详情】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614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详情】
新增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乡镇250个,新增通硬化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1.2万个。【详情】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2023年以来,我国累计提升了2.2亿农村人口的供水保障水平,全国农村供水规模化率加速提升。【详情】
村级医疗设施、医疗条件、医疗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看病不再像以前那样,靠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样”来诊断病人。【详情】
春耕时节,在武汉市黄陂区的永旺智慧农场里,00后农机手陶哲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20亩田的播种任务。【详情】
“过去两届赛事,吸引了数百名在外求学的诸暨籍大学生、务工青年返乡参赛。‘村BA’不仅是球场竞技,更是呼唤游子归乡、为村争光的号角。”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详情】
在外打拼多年的黄金煜敏锐地捕捉到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在认真考虑和谋划后,他最终决定将“窑烤面包”这个消费新业态引入自己的乡村。【详情】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克服内外部压力挑战,实现稳健开局,为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详情】
眼下,正是春耕春管的关键时期,大风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哪些影响?各地如何积极主动应对?为此,记者来到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进行了一线采访。【详情】
当春风拂过三江平原,黑龙江省桦南县“科技强农、产业富民”的春耕序曲渐渐拉开帷幕。从温室大棚到广袤田野,从特色种植到粮食安全,全县上下以“开局即冲刺”的决心,按下春耕生产“快进键”。【详情】
据介绍,2012年,由叶优良发起成立的河南首家科技小院落户禹州。如今,24个科技小院已在河南大地扎根,孕育农业新质生产力。【详情】
亮眼的出游数据,折射出乡村作为生态资源的富集地,具备“以花为媒”发展农文旅产业的天然优势。【详情】
在东阳市许多种粮大户、合作社理事长的眼中,这个梳着马尾辫、经常穿着休闲装、随手套上雨靴就下田和他们攀谈的“新农人”十分亲切。【详情】
黑龙江省绥棱县绥棱镇鼓励乡土人才发挥一技之长,通过网络传播带动本地农民科技培训,一批“土秀才”成为农技培训“网红”。【详情】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的费孝通江村纪念馆里,人来人往。73岁的当地农民姚夫坤正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给大学生做现场讲解,一段段鲜活的故事信手拈来,大家听得聚精会神。【详情】
春耕时节的中原大地,绿油油的小麦铺满了千里沃野。在豫东平原的商丘市夏邑县,超百万亩高标准农田综合施策科技赋能单产提升行动已然打响。【详情】
安徽绩溪县依托生态资源、特色农业、文旅交通优势,发展乡村新业态、拓展新功能,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详情】
异地借牧,指牧民秋冬时节将牛羊从山区草场迁至川地农区,租田放牧,利用农作物采收后留下的秸秆接羔育肥。时间一般从当年10月至次年3月。【详情】
农学生安文忠毕业10年来,与猕猴桃结下了不解之缘。家乡的猕猴桃产业,也几乎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详情】
如今在长丰县,除了大量创业青年返乡种植草莓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草莓电商销售中来。他们成为父母的销售员、经纪人,把家庭农场的草莓卖向全国,卖出了好价钱。【详情】
2024年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向好,农文旅跨界融合更加多元,联农带农作用更加凸显,全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近9000亿元,成为旅游业场景创新、业态融合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详情】
雁行万里靠头雁。在广袤乡村大地上,“头雁”是深耕乡村发展的实践者,是探索特色产业的开拓者,更是引领美好生活的先行者。【详情】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越来越多“新农人”耕耘在乡村一线,从农业科技试验田到农产品加工车间,从新型农业合作社到电商直播间,处处可见他们播洒汗水、闪耀智慧的忙碌身影。【详情】
“买设备虽然花费约200万元,但我觉得很值。”李刚告诉记者。【详情】
春回大地,全国两会如期而至,与两会同步进行的还有各地陆续开展的春耕备耕工作。【详情】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规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详情】
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详情】
联系电话:010-6409858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